限上单位化妆品类首次销售同比下降

一、 2022年限上单位化妆品类零售类值同比下降4.5%

2022年,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,化妆品类零售额累计实现3936亿元,同比下降4.5%,增速相比上年回落18.5个百分点,是2001年有该品类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呈现零售额同比负增长,也是2012年以来增速首次不及限额以上商品整体零售额增长水平。

二、 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.4%

2022年,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的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(以百货业态为主,下同)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.4%,增速相比上年回落了22.4个百分点,低于同年总零售额增速2.6个百分点;在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主要品类,增速仅快于服装类商品。

三、 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护肤品类市场降幅最窄

常态化防控下,接触性、服务性的消费,以及以此为特点的服务和商品销售恢复较慢,2022年,受社交聚集减少影响,化妆品市场中的美容彩妆品、香水类同比降幅较护肤品更深。根据统计,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美容彩妆品、香水2022年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20.0%、21.9%,护肤品零售额则同比下降14.8%,降幅明显窄于美容彩妆品类和香水类市场。

四、 化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.1%,全年价格前低后高

新冠疫情、通货膨胀等综合性因素带来的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层层传导,推动化妆品终端零售价格上升。2022年,化妆品类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.1%,全年价格前低后高,其中11月份价格增幅最高,超过5%。

五、 行业监管趋严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

2020年以来,化妆品行业相关法规发生较大调整,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法规,对化妆品的功效、标签、原料及安全等做出明确规定,加大监管力度,促进行业发展规范化,企业发展长期主义化,提升了行业门槛,加快了优胜劣汰的进程。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优势品牌的监测数据显示,近三年我国化妆品市场积聚程度持续上升,其中2022年我国护肤品类以CR20作为代表的市场集中度相比上年提升了0.7个百分点,美容彩妆品类市场集中度提升了1.5个百分点。

六、 韩系化妆品发展降温

在韩流影响力式微以及国产化妆品崛起的围剿下,韩妆产品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中呈现挫败后退之势。“韩系”化妆品在国内市场的收缩,既有来自韩流热度降温的影响,更多的是来自于具有平替作用的国产美妆的全面竞争,尤其是线下市场在遭遇美妆电商强烈攻势下,国产化妆品品牌对于线上渠道的掌控力更强,响度速度更快。

七、 国货品牌发力功能性护肤品

一方面原材料与工艺创新不断进展,另一方面,化妆品与医药、医学领域实现跨界,拓宽了护肤品功能的边界。为避开同质化竞争,抢占功能性领域细分市场,很多国货品牌在功效上发力,中信相关研究团队预计2021-2026年,我国功能性护肤品销售规模将从900多亿元增长至超过2000亿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%。除了填补快速增长的市场,国货品牌着力于功能性,有助于其产品形成独特的创新力和差异化,避免与欧美化妆品品牌正面竞争。

八、 2023年化妆品市场有望快速回暖

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,加上电商直播平台的持续发力,化妆品市场有望较快回暖。综合以上及低基数因素,预计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零售额重回两位数增长,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%以上。

九、 国产品牌更多涉足高端市场竞争

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,“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,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,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,率先在化妆品、服装、家纺、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”。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,国货品牌已经具备了打造中高端产品的初步能力,在政策推动、市场竞争、消费需求的促进下,国产化妆品或将明显增强优质供给能力,在品牌价值、技术研发、渠道营销和消费者心智认知方面取得综合、长远提升。

十、 科技化、智能化趋势加快发展

消费品市场中智能革命发展迅猛,科技护肤、智能美妆的理念深入人心。一方面,化妆品企业借助技术的进步创新原料,升级工艺,优化流程,在提供更有吸引力产品的同时整合产业链,实现产业链的数字化、智能化,降本增效;另一方面,新零售创新模式日新月异,在市场零售终端,AR试妆、智能测肤等前沿科技手段下很多新场景和新习惯被催生,一些原本小众的场景和消费行为加速发展渗透。

  • 限上单位化妆品类首次销售同比下降已关闭评论
    A+
发布日期:2023年04月20日  所属分类:发布会